早上离开大理古城,却见天气放晴,抬头看到苍山之上白云缭绕着积雪,心情颇为愉快。先坐车到下关,然后在下关西南客运站乘车去巍山。巍山古称蒙化,是茶马古道上的重镇,也是古代南诏王朝的发祥地,现代白族的源流。
3 [0 K) a- U; T1 e
! m, N, ~* W, O, h3 Q9 o# `到巍山的路正在修,崎岖不平,灰尘铺天盖地,又因为是上山路,车子开得既慢又颠簸。到了山顶一个叫“五茂林水库”的地方,路开始平缓起来。这一带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如果能在水库里泛舟垂钓,一定是种令人心旷神怡的乐趣。" ]9 d R% I$ d' ~
( H3 U' d7 H. s
- @( m* i% D, l7 O+ D
汽车快到永建镇的时候,眼前出现非常辽阔的巍山坝子。但和鱼米之乡的大理所不同的是,这里比较干旱,土壤呈现高原典型的赭红色,与道路交错的河流在雨季到来之前裸露着干枯的河床。红土地里一垄垄的烟田十分醒目。这里还是回族的聚居区,沿途可看到清真寺,各家各户的门上用中文和阿拉伯文对照写着“主恩圣惠”之类的词语。% g f1 {0 K M o* W) D! S1 f
' P* O* y3 M" f- Q. l; |
2 j6 O6 i% l4 f7 D$ }7 W6 d
不少人家的院子里都有座五、六米高的塔楼建筑,塔楼下面没有窗户,仅在上面开了气窗。这种塔楼面积不大,我起初以为是贮存食物用的,问了当地人才知道是用来烤烟。作为主要的经济作物,云南的高原红土很适合烟草的生长,烟草销售到全国各地,为云南带来了极大的的经济利益。然而,明知有害健康,我们身边的烟民却仍浩如烟海,这不能不说是极大的悲哀。2 b- _* U1 V+ h
5 \1 k$ F( a b7 ^5 r2 I1 o3 @0 i( N# I" t$ O
3 }# d0 k1 y$ w% Z- T5 u3 r e
6 I d g4 h$ _5 |4 G7 b7 h& D" x
开往巍山的公路上,除了来往的汽车,时常可以看到短途驮运客人的马车行走。在大仓镇附近,还看到一个大型骡马交易市场,在这里交易的不仅有骡马,也有黄牛、奶牛。
4 ^% u" d% q. X% Q6 d3 j% n; g2 S9 {8 O/ J6 H% p/ z) u, X
1 T0 |! W( O) b X永建、大仓镇的一带都是以前回族马帮的势力范围,此地还盛产善于在山地行走的滇马。云南回族的先祖是在元朝开国时由中亚迁入的穆斯林,自古以来善于经商,巍山的回族马帮主要经营临沧、思茅的茶叶,向北运送到大理、丽江等地,由此带来的繁荣,一直持续到昆大铁路、高速公路的建成才渐渐走向衰落。0 O3 D6 g1 G" P' ~( h
$ s5 W0 {7 f9 h
, q5 F, a& u, N1 }, Y2 g/ K
9 }% d5 I& G: {/ ^9 E$ N+ B' G$ G, C% j
& K3 V- G x' F h( f% |中午到达巍山县城南诏镇。汽车站离古城还有很长一段距离,我们在车站附近随便找了家旅馆放下包,招了辆摩的进入古城。
; q/ e) y/ F. P! \8 E/ V' ? p! F- j+ I* s" }
3 n/ @/ x% R4 x/ A古城的中心是彝族土司建于明代的拱辰楼,楼下是个四四方方的广场,从四条大街延伸出去。古街是南北方向贯通的两条街,曰南街,曰北街。街面虽然是新修的石板路,排水系统也很现代,但街边的商铺均为明清样式,保存也很完好,显然是经过了修旧如旧的处理。在古街上行走,遇见的也大多是本地人,观赏古朴的街景,感觉十分遐意。
7 ^9 Y! l5 h1 f5 P5 R& q1 t8 ]# U6 M4 R' u) t/ ?4 o5 i
; B0 R6 _! M. |- n6 S/ M6 `7 B
按图索骥找到巍山名特小吃的“老王耙肉饵丝”,饵丝纤细有嚼劲,肉丝是用上好猪腿肉煮了一晚熬成的,很远就闻到香气扑鼻,肉汤浓厚极为鲜美。相传南诏王皮逻阁曾用此招待过唐朝使节,虽然可信度不高,却实在是令人回味无穷的小吃。
6 Q. S5 I9 |0 j7 v+ y: |
t! E S/ P, J" n& ]* r% U' Z8 V* j1 f/ t' e: R
7 O( [5 a* g6 N/ B, t' b
8 V+ o: b& {0 `) P
5 N q7 _4 U6 Q: @
行程较紧,吃完饵丝就包了摩的直奔巍宝山。古街就留待巍宝山回来以后再细细游览吧。包车来回说好50元,窃喜价钱谈的不错,谁知摩的马力不行,爬坡极慢,20公里路开了1个小时,当中还因为马达极烫担心事故,不得不步行一段,实在是啼笑皆非。一路上,见到山崖边缘有很多仙人掌,植株十分茂盛。到了山门,与司机说好回去时间,便买票进门。. J, `' k+ d) I6 Z' c+ _, h
" V/ B9 A* q8 s6 `* L
) `: i% a7 J- H6 Z' b8 n1 x
巍宝山是道教名山,与星罗棋布的佛教圣地相比,道教名山屈指可数。山上的道观大约有十几座,分布在登顶的路途上。巍宝山也是南诏的发源地,往山上走的第一座建筑就是南诏土主庙,是供奉南诏历代君主神像和牌位的神庙。历史上的南诏统一六诏后,从巍山迁都大理建立了国家,是现代白族的祖先。然而,现在的这座南诏土主庙,却成了彝族百姓顶礼膜拜的圣地,不知彝族与白族之间是何等渊源。巍山自明代起由彝族土司自治,彝族与元代迁来的回族成了巍山县最主要的民族,发展至今成立了彝族回族自治县,更早居住于巍山的白族反倒成了少数。, B- r: P% D2 d
7 T+ `7 V1 U9 V W5 A9 d& G- j7 A
6 Q5 P$ l. V) _* g+ U1 n巍宝山到处是参天古树,山道被树荫遮蔽,吹来凉风习习,甚是快意。继续往上,依次观看了文昌宫、太子殿、玉皇阁等道观,规模都不是很大,建筑古旧,为白族建筑的样式。道观内遍植花草,守观者既有道家也有居士。文昌宫的大殿有彝族歌舞壁画,玉皇阁的进山殿里供奉着道教四大天王的彩塑,这些都是难得一见的。6 h' G' K% x$ m6 h" d8 {
3 L) u9 E- n g! [) r$ M( s9 W5 C: }' t% @% g
因为和司机约好了两个小时后返回巍山,到了魁星阁便不再往山上走,寻找另一条去往长春洞的岔道。事先查阅资料得知长春洞是巍宝山最具特色的建筑名构。不料因为地图描绘不清,错走了不少冤枉路还没找到长春洞,直到时间将至决定放弃下山时,才意外发现去长春洞的小道。试着走了一段,觉得目的还很遥远,权衡了一下,决定遵守与司机的约定返回下山。未去长春洞,成为我们这次巍宝山之行的很大遗憾。
* C. e1 u: }: E
/ W4 ?+ {9 m( v% X# y% K5 L# P8 L4 O y0 I8 R6 v
去长春洞途中经过一怪树林,与整座山的葱茏相比,这里树木全都光秃秃的,地上满是枯叶。树干瘦削扭曲,一副狰狞模样,大概这是北国的树种吧。& ?0 n. A1 h/ L
% ]& Y% H3 h3 G1 V; X6 P4 p
1 Z# ^0 B; y' w! Y4 S/ d8 t
A, k. S8 ~, Y: \$ \+ Z
! T8 K: w& O; \/ Z! R ~2 |& J' u
9 S$ I4 q" X V8 ` o/ O; B; |下山仅用了半小时不到,到古城正好下午四点钟,时间还很充裕。我们到拱辰楼下车,拱辰楼封闭无法登楼,因此无法看到巍山古街的全景。沿着古街往南走,一眼可以看到古老的星拱楼,远方的白云和山景历历在目。
. n4 T, w' _' e0 m: x; R4 z
: ^9 v( w3 o3 `4 l
4 p; u% e) W4 n& l' q: X) j$ k街边的商铺五花八门,多为本地居民日用服务,有米店、书店、裁缝店、理发店和各种修理店等等。杂货店里卖用草绳编织成的草堆凳子,坐起来舒适有如沙发,而且颜色又鲜艳,价格也不贵。可惜我们长途旅行,空有购买欲望而无法携带回家,只好作罢。体现巍山传统文化特色的店铺,象蒙化民族服装店是制作彝族服装,南诏书刻部是专写楹联和制作碑刻,还有一个蒙化酱蚂蚱令人感到好奇,不过我们去的时候店门关着。
9 S' W# _# Z9 d3 m: g$ D( S- q; M
+ F% O8 T- O7 }% S' l9 {$ y* E靠近星拱楼的街角有卖凉粉和凉虾的,凉虾也是用大米粉做的,只是形似虾米。冰镇凉粉混合凉虾,买了1杯才1块钱,味道很不错。 r. @5 e" v1 ?$ m
( o" w2 Q& W( Q+ I+ Z" u4 L) S! Y c/ A& @5 z& ~8 r& V) m
过了星拱楼看到“蒙化老家”,这昔日的巍山刘氏大宅院门面不大,符合财不外露的设计思想。网上的资料说这里辟成了小型博物馆,搜集了汉族和彝族的一些民间物品,摆放布置凌乱,缺少文化氛围,网友认为不值得一看。因此我们没有买票参观,只是在外面的扎染店看了看,很想买几个扎染杯垫回去,恰好营业员钱找不开,只好离去。5 G# Z0 h& ^) V" M6 u6 ^
$ _: {7 s \8 K8 c7 V/ H4 D- L: G) o! A# Q- ?3 y. Q; J# c
回旅馆的路上,还领略了建于民国的蒙化公园。公园内最古老的建筑是明代文庙,明伦堂、文源亭等建筑也都是美仑美奂。$ i6 t1 ^( }; {4 _+ N" u
5 F- {6 H v5 ^3 }. H: E
1 h5 L, I! v4 P8 c$ r5 ?% u- X: A4 Y
巍山城里的主要交通工具是摩的,也有公交车,但是那种敞开式的电瓶车,当地人随叫随停,好象也没有专门停靠的站牌,非常有趣。我们不熟悉巍山的公交线路,自然无法乘坐。
8 _6 b6 b; \+ i/ a6 o9 J7 F% P& ~7 o$ T( ^' r- T
+ X2 o3 O- k6 J) T
- p7 c3 Y }5 j- n* l/ ]$ I' N
4 }8 X3 j& I9 v) Z" s, D; l5 F9 ?3 h2 c4 b
将近傍晚的时候,我们路过古城墙外有着几棵大榕树的广场,发现广场上多了很多倒扣放着的大竹篓,竹篓旁边有塑料或者木制的凳子。我们想不出这是派什么用处,决定天黑以后再过来看看。等到八点钟我们再去广场一看,广场上人声鼎沸,大家三五成群围坐在那个大竹篓旁,有喝啤酒的、有喝各种茶的、有嗑瓜子的,不分男女老少,统统聊得兴高采烈。原来这是本地居民晚上休闲社交的场所!真是别具一格的情景,仿佛回到古风盎然的时代。
5 J+ P2 K' c9 }7 ?" [; V6 ^9 ~8 [" N+ O) p3 g+ G/ v
7 j4 t" l* W1 q. H6 V( K# ?; @7 Q
2 ~ A1 {) s! f7 `
$ F0 B" h- H- k! {
# Z& M9 X0 Y3 V e) m(记于2008年10月30日)
6 y0 a5 L9 f; B8 a7 J2 t% M# c' w9 f3 M4 B# h9 U9 N. K# H
(巍宝山道观)8 N q5 l# W0 w
(道家天王塑像)
3 g/ |' W* i: X( S! Y
(五颜六色的草堆)
( B. D! E+ Q& D Q
(拱辰楼前)
$ M. ~* d( v4 {+ g% j s+ m8 X" ?/ C(巍山古街)
! p, J( P: s7 E A& } y, o3 t: P
(民族服装店)5 A5 I* a3 Y4 Q
(大竹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