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1 i& w- D! Y' S4 v( o 白语可以分为三种方言:
- s, w, C: y9 I2 }$ H# R 南部方言(大理话)bfs, 中部方言(剑川话)bca和 北部方言(碧江话)bfc。
' \! X9 E+ Y7 W) N7 A* w1 T 这个顺序是语言本身汉语借词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其中中部方言使用人口最多,北部最少。 三种方言间相互基本不能沟通,但是大理话和剑川话相对要接近一些,能作有限的沟通。白语方言间的交流中心似乎是洱源一带的白语。但目前的共同语暂定为剑川话。碧江话语音上保留了丰富的音位形态,有五套塞音(双唇,舌尖,舌尖后,舌根,小舌),每套塞音均三分(清不送气,清送气,浊不送气),有口元音和鼻化元音的区别。Bryan Allen近期的田野调查还指出碧江话的鼻音也分清浊。剑川话的音位系统最简单,没有浊塞音,没有小舌音,没有卷舌元音和舌尖后音,作为对音位简化的补偿,其声调则显得比较丰富(碧江话6个调,剑川大理各8个)。
1 b( n/ w3 X. B9 V& B6 r% I5 j* }1 M 元音和辅音 辅音 双唇音 唇齿音 齿音 齿龈音 齿龈后音 卷舌音 硬颚音 软颚音" X8 y5 E. b+ ^6 |+ H
塞音 p p' t t' k k' 鼻音 m n ŋ 摩擦音 f v s x ɣ 塞擦音 ts ts' 无擦通音 j 边通音 l
% t. L4 `, i: v, G6 s e% F( L1 s# C3 d( y' E0 l$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