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发表博彩类、私服、色情、赌博、诈骗、违法广告等一切国家法律禁止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禁言并清空帖子,严重者报公安机关处理!

鹤庆白族民间美食

7
回复
1787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1 00: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鹤庆白族民间美食: q: z) L" o* Z- ?8 I" }
% E" |( m" c( k
" c- @1 j" F7 Q& y. m! {1 z" ~" u
鹤庆白族民间美食八品
: N1 L# _. [& e  g% B* e
: r' a' Y! X" C) N  e/ w% e, ]  第一品:品黄帝命名的酒—— 鹤庆乾酒 0 E  |! |, s7 Z, s( t  D
3 I4 w+ r6 g+ k" k# r
  鹤庆有名三件宝:乾酒、火腿、猪酐酢。这是孺幼皆知的常识。 : r& \! F4 ?: a2 ^; R- y/ w

- w! X- Z# W% A+ v  鹤庆乾酒的来历,在民间还有一段颇具传奇色彩和神秘意韵的故事,这酒据说是乾隆老儿下江南那阵子,在一次晚宴上,品了鹤庆出产的西龙潭酒后,觉得味道醇厚中,有一股子清冽冽的感觉;回甜中,有一种山野的清香。那品遍了天下美味琼浆的乾隆老儿,品了一口后,居然啧啧称赞道:“这真是天下少有的美酒啊!杜康在世,也未必能酿出这般美酒。”于是就将这种酒,御封为每年进贡朝庭的贡品,定期按时呈贡。这酒名也就取成了乾酒,言下之意,这酒的专利拥有者,就他乾隆老儿了。
* }7 ~3 p9 @3 ^) e2 m9 c# G6 h( U* @4 ^/ |( f" _
  这一点也可以从流传在滇西北一带的:“丽江粑粑鹤庆酒,剑川木匠到处有。”的民间歌谣中,得到证实和体现。鹤庆酒在滇西北一带自古就非常有名气,可以用“家喻户晓”来形容也一点也不夸张。而鹤庆有名的火腿、吹肝、猪酐酢……名特食品,便是建立在鹤庆西龙潭水(鹤庆还有龙潭之乡的美誉呢!)和乾酒之上的,它们独道的美味可口之处,也是鹤庆的龙潭水和乾酒打造出来的。真是应验了那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民谚,这样也就同理可证:一方水酒,也就打造出了一方美食来了。 1 r" F% C" n3 O1 ?# n9 M' d# I
; G5 o- I' W4 e# s" o: V+ d
  以下的美食也就是由鹤庆乾酒打造出来的,现代鹤庆西龙潭酒厂经过改制后,散发出了生机活力,生产的鹤乾酒系列,使这一古老的鹤庆酒文化,焕发出新的容颜。
, X3 V8 |9 Q: L0 M+ e) x$ _( P' r; {4 f' W9 K, `& a! P
  有机会去丽江旅游,经过鹤庆,可别望了品一品打造出鹤庆白族美食的鹤庆乾酒啊!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 00: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品:品鹤庆白族美味凉血的醮水吹肝 . g, G" h; v  |: P5 ?
0 w/ @0 E$ Z) k7 J
  这些地道的火腿、吹肝、猪酐酢的老家,应首推鹤庆坝子南部的甸南了。自古以来,甸南人就比较崇尚文化。在鹤庆有:“南文北武”之说,也就是说甸南人注重文化的发展和修养,而甸北多数以手工艺为主,著名的手工艺之乡——新华民族村石寨子,就在甸北。甸南的饮食,就是在深厚的文化熏陶下,造就了独特的鹤庆民间风味饮食,在这方面甸南妇女功不可抹。她们在饮食方面的独道之处是,追求一种精细、儒雅,纯自然的色、香、味俱全,既可以保健,又可以解馋的特色精品饮食。讲究的是用料、刀功和色、香、味的完美搭配,更注重放入器皿中摆设时的拼盘视觉效果。就像她们喜欢的刺绣一样,非要将它们装饰得:“红花配绿叶”一样精致和谐不可。 " N: v& R" m- {8 M" T

; ~. o4 K: N2 P: W4 e3 J  甸南妇女的这种制作美食的理念,在火腿、吹肝、猪酐酢和白族人待客的白族风味“八碗一座盘”的制作上,体现得最为完美和充分,品尝了这些鹤庆人的风味小吃,也就品尝到了甸南妇女的所有饮食手艺了,这就像观豹一样,只需观一斑就知全豹了。 * l( z, V4 K+ y1 t# O
2 U, u# R" H! [
  鹤庆坝子进入十冬腊月,受玉龙雪山的影响,气候变得异常寒冷。加之有雪水潺潺地从玉龙雪山上,欢快地流趟下来,那水清亮无比,亮生生的,像刚从商店里买出来的不锈钢器皿一般,放出新光来。这正是白族村村寨寨,家家户户宰杀年猪的大好时日,也是腌制火腿、吹肝、猪酐酢……的好时候。
, u8 C: }& r; c" Z" K( S2 W6 {. ?8 U' U
  天刚蒙蒙亮,就开始宰年猪了,一伙人就烧水的烧水,绑猪的绑猪,然后是退毛,割下猪头,开膛破肚…… ; K' x/ z" M+ {

/ x3 e* a5 |$ ]9 p+ D  然后,将亲朋好友,同事、同学们召集在自家简朴的院子里,大家都一起动手,那亲热的氛围,已经超越了宰猪的意义。相聚的日子是短暂而欢快的,在这个充满竞争的年代,是显得多么地金贵和难得。大家快乐地吹着白话,互诉这段别后日子的酸、甜、苦、辣。 - g" f) F& C1 w' X
0 c; A  S+ \% l. x9 W7 N: j/ @* M
  正在亲热得忘记了时光的流逝的当儿,猪的前腿和后腿被割下来了,经过打扮就成了新鲜火腿,把余下的清清爽爽的猪肉,改成四方小块,主要便于贮存。然后,妇女们就在锅台边,打整出白族的“八大碗”来。太阳又懒又暖洋洋地照耀着鹤阳大地,因为这时是农闲季节,大家都不忙。吃完饭,就可以腌制火腿、吹肝和猪酐酢了。
! b; e( Y* l& B+ k
+ i7 v/ e6 h8 B$ [1 V+ _4 `  火腿的制作,大家都熟悉,这里就不用介绍,单单介绍一下吹肝和猪酐酢。新鲜的猪肝,已经晾到半干了,这时候,宰了的猪也已经收整得差不了,就来收掇猪肝。主妇就将自家在宰年猪之前,就准备好的鹤庆东山出产的油红色的花椒面,自家菜园里产的红亮的辣椒粉,事先买好的白生生的纯胡椒粉、香气扑鼻的草果面、细香葱末……一应俱全的东西摆了出来,和上清冽冽的玉龙雪山上淌下来的雪水,再拌进一些鹤庆乾酒。刚把这些备齐,有人急着找来了麦杆,除去了苦猪胆,就在猪肝上翻找气管,把拌好的调料,从气管里筑进猪肝内部……等灌完了,就用麦管拚老命地往肝里吹气,那猪肝便会不断胀大,直吹得不能再往里加气了为止。猪肝被吹得就像一只烧透了的肥板鸭一样,这时吹肝的制作就大功告成了。为了防止吹肝在晾晒时候,干得不匀称,还在那些肝瓣之间,用包谷核夹着,防止生蛆,或干不透时有怪味。
3 J( J4 S( P5 C
/ l, w& {, v* i6 G  ?: r' n( b% {  N  将吹好的猪肝,外面抹上一层花椒、辣椒混合物,红白相间,煞是勾人胃口。然后将弄好的猪肝,晾晒在楼楞上,以备客人来的时候,或者等到清明前后,去上墓了,把晾晒得恰到好处的吹肝取下来,招待客人。
8 b; ?0 f, P  a7 S( J/ r( D9 Q/ X8 f/ T, D( b; r2 M
  客人来了,或者上墓的时候,取下吹肝来,要用微火慢炖,让里面的调料浸渗到猪肝的各个部位,可千万不能煮得太长了,当然也不能不熟。把煮好的吹肝切成薄片,那吹肝片已成蜂窝状,那些调料已经均匀地渗透到吹肝的每一处,此时此刻吹肝原汁原味的高雅淡香味,袭人而来,真让人垂涎欲滴了。 , d9 Z) m% k$ A3 ~$ ^- M
4 o' P0 |- G2 K' i
  到这一步了,可大功还未告成呢!还需要调制蘸水。蘸水的调料也是非常讲究的,要用上鹤庆特制的漆醋(一种黝黑的米醋)或者炖梅,或者杨梅酱,加进上好的芫荽、辣姜、蒜瓣、辣椒粉、胡椒粉……
' z! C# O) t: M5 T$ D( O2 `$ P( G8 c) S4 Y' E0 r
  到此为止,你就不用客气了,赶紧动筷吧,否则……
7 W' U* h# X* t9 m
  l! Y" l- m8 E  d  鹤庆吹肝的制作和调料的选取,讲究的就是不受任何污染的纯自然品质,吃起来那才叫做享受。 + @- ]; i) M9 a" l/ B+ A+ d3 w( c  j
2 u9 a1 P- |6 |/ o
  吃过后,你会觉得通体都有一种轻松、愉悦、畅快的舒服感觉。这是鹤庆吹肝下火、凉血、清毒、通气……的效用使然,那感觉也是纯自然的。
/ C: [- Q4 k% C1 X
' B3 v& n2 ?. y+ s. Y  这么好的东西,朋友,来了鹤庆可别忘了品尝啊!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 00: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品:品鹤庆民间饭的冤家猪酐酢 $ ~$ {* @0 R0 O; m* I( I1 I

% k# x7 f. |# q, h  猪酐酢也和吹肝一样,是地方特色食品,在滇西北,鹤庆猪酐酢的知名度是非常高的。这猪酐酢也是在过年前后,家家户户杀年猪了,这时也是做猪酐酢的最好时机。将园子里栽种的本地辣子,用盐臼冲好,那纯净的辣子面红得像熟透了的西红柿一样鲜艳入眼,看着就板扎。
, ~/ a; p& H, @* \
3 N4 ~9 O9 k& A4 ]$ v5 C) l4 Y  然后,将猪上的肋巴骨,剁成寸骨。用玉龙雪山上淌下来的雪水,加上东山倒流箐的原汁原味的花椒面,还有江寅坝出产的生姜片,加上适量的盐,按比例拌好后,封存地瓦罐里,淹制到七八月份的时候,打开那罐,鲜红的猪酐酢,就是放上十天半月都不会改变颜色。看着生猪酐酢,那才叫让人垂涎欲滴呢!猪酐酢的吃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在甑子上蒸了吃,可以作调料,可以煮鱼吃,不管采用什么方法吃,只要放进去一点猪酐酢,炒、炸、溜、煮都是香气袭人,辣香四溢,真是滇西一绝。   ]! a& [1 a/ e. b: Y! ?+ a* z# h

8 y2 E. V4 _7 C$ p1 ]6 A  在炎热的夏季,胃口因湿热,而显得湿气沉沉,不想吃东西。可有一碗炖猪酐酢,就如同民谚说的:“臭鱼烂虾,饭的冤家。”而这时便成了:“香艳的猪酐酢,是饭的冤家了。”不信还是亲口品品!
  d( P2 L8 S& b% n( n. }7 a5 |4 w  d; l$ B
  如今猪酐酢这道传统的美味食品,焕发出了从未有过的时代魅力,因为通过开发,能达到批量生产了,天下的美食家们解馋的愿望可以实现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 00: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品:品鹤庆白族清香不腻的炖肉 5 U* k9 H/ b% q% d# M

( z5 o& M+ D+ z' ~9 W5 F( o9 W  我们这里的炖肉是比较特别的,它的特别之处就在炖肉时所使用的工具上。一到冬天,天阴下点小雨,一家人出不了门,蜗居在家里,没事干了。干什么呢?炖吃肉,补补身子 。平时太忙没有时间,现在正好没事,就炖肉吃吧,那才叫温馨,有氛围啊!这时就找来一只瓦罐,洗干净了,弄一枝腊猪脚杆,烧成黄生生的,脆当当的。当然如果有狗肉、驴肉之类的话,那就再好不过了,没有的话,普通一点好了,就用猪脚杆代替。取出不常用的那个瓦罐,除去灰尘,把瓦罐洗净弄好了,将猪脚杆剁开,放进去一点马厂归(鹤庆西山出产的一种名贵秦归。)、苏条参、竹荪、沙仁之类的名贵补品。放好后,必须由一个经验老道的老年人加水,因为那水就加一次,封上瓦罐后,就无法打开了,直到吃的时候才能打开。水放多了,可能就喝不完,浪费了,味道也不周正了。如果水加不够,可能会将里面煮的东西烧煳了,那损失可就更大了。 & L( l+ V  q1 m2 l

" g1 Y1 \8 G+ |  A( Q  加好水后,就拿一个与瓦罐口大小差不多的白磁碗,弄一砣揉好的面,将那碗,严密地封在罐口上,不透半点气。在那碗里加上一点水,防止因为高温,将碗给烤裂了,就会使瓦罐漏气。也不能用明火,用的是粗谷糠(碾米时碾出来的粗糠),将那粗谷糠堆成一堆,并把那瓦罐埋入这谷糠堆中,点上火,让谷糠慢慢燃起来。瓦罐深深地埋在粗谷糠里,受热后的瓦罐,慢慢地就那么“嘭咚、嘭咚……”不紧不慢地煮熬着,将那些猪脚杆、秦归、竹荪之类的东西,煮熬得透明了,才算是上好的炖肉。当然这需要十来个小时,一般从傍晚煮起,直到第二天才能吃。那文火细细地,像“滋物细无声”一样,熬那些补品。将补品的药效都慢慢地熬了出来,等到熬透了,打开瓦罐的时候,便有一股叫做沁人心脾的浓香味,透露出来了。那是一种温浓的香味,决不是那种燥热的枯香味。
/ p9 i# Q3 C9 ]4 z/ O3 d% I9 B% n8 U# I* m6 w
  温补就是这种食品的最大特色了,吃了它们,会让你全身都充满激情和力量,这才是人生的一大享受呢!   O5 E* b6 W: b$ _! [

, s& F& o8 \& A9 ~6 |  这何尝不是一种文化大餐呢!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 00: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 S0 t3 _8 L$ u: m  第五品:品鹤庆白族十全大补的全鸡 7 t* k4 \5 y- C# v0 R
  x  m! a! t- f; b  h7 r
  全鸡是我们这里的民间传统食品,这几年几乎将要失传了,也可以称为民间的十全大补。大病初愈的病人,生了孩子的妇女,做了手术的重病号,都要给他们炖上一只全鸡。
" w2 I9 |' A) _2 o9 a7 ], Q7 |8 S1 ^( U5 {
  这全鸡的炖法,也是和炖肉差不多,用一个瓦罐,外面加一碗,然后封一面团,用粗糠熬就的。不同的是,在全鸡上下功夫,对鸡的选用也是非常讲究的,当然最好的鸡材,首选是乌骨白凤。没有乌骨白凤,也要本地纯种的土鸡,决不能选用下过蛋的鸡,肉鸡之类的,或者用现代化生产出来的饲料喂出来的现代鸡。而且是那种将要下蛋,而还没有下过蛋的那小水母鸡。是炖全鸡的首选鸡材。
5 V/ B0 a7 P* n2 r$ v
4 v3 C7 g% c; |* q  J$ b  将选好的鸡料理好了后,掏空鸡肚子,在鸡肚子里,填上虫草、仁薏米仁、枸杞、天麻、松茸、沙参、苏条参、大枣……这些温补名贵的中药材,这些东西事先要泡制好,当然也不需要用这么多的中药材,而是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选用这些中药材。将这些选好的泡制停当的名贵中药材,填入鸡肚子里,用针缝上,将一只全鸡就这样炖入瓦罐。将瓦罐埋入粗糠里熬炖,味道不用说了,那滋补劲,真是天下一绝哪!
3 ^% Z7 X) n- b4 s
; }. G. S2 H, T" R  比起机械化生产出来的什么口服液,什么十全大补……吃起来心里不知踏实了多少倍。这何止是吃,这是在体味亲情啊!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 00: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品:品鹤庆白族专切专吃的羊生皮 . v- J+ _, U) p% O* y* n
: i4 J$ k. k7 F% L( n: N
  你听说过羊生皮吗?
  Y2 q4 S$ [; R$ w% H; X0 H' p3 I$ @7 T# ~$ z
  “生皮”是我们这里的一种生吃食品。比如把生猪肉、生鸡肉、生牛肉干巴……切细了,用一碗酸醋,放上胡椒粉、辣子面……调制的醮水,将血红色的肉放醮水里一滚,就放 嘴里嚼。那味道倒是非常的新鲜可口,可容易吃出毛病来,比如旋毛虫病啊什么的。但羊生皮的概念,绝不是这种吃生肉的吃法。羊生皮的制作是非常讲究的,先选好一只三十斤左右重的上好骟山羊,宰杀了以后,不要剥皮,而是用开水烫去羊毛。开肠破肚后,将整只羊打理好后,用干香椿叶、干薄荷叶、干紫苏叶、干花椒叶……按照2:1:1:1……的比例,放进掏空了羊肚子里,把羊肚子填得满满当当以后,用麻线将羊肚子缝得紧紧的。 % t8 i3 t! t  d( N' v' m3 q

/ `; h' _# n) w/ n3 l/ s" h  全部准备好了以后,就发一盆旺旺的栗炭火,搭一架子,并能让这只羊转动自如才方便。一面烤一面翻动,并且在羊身上,不断抹上用核桃榨出来的香油,直到将整只羊烤得黄生生、金灿灿为止。 ) Y" j3 \6 i4 ]5 a5 t+ C

$ M: N$ U  R3 t& O/ H0 N$ w+ d7 K  这时整个寨子里,四处飘着烤羊生皮的香味。有烤羊肉、香椿、薄荷、紫苏、花椒……的清香味,弥漫在整个寨子里的每条小巷道里,真是鼻子打牙祭啊!每每这个时候,全寨子的人都用鼻子抽吸着,带有浓香气息的羊生皮味山寨空气。
, {+ n7 v% ^( e" i- A+ {
7 t6 F; Z! r; j" _% C2 `" K% T) Q  全羊烤出来了,吃羊生皮的动作只是做完了第一步。届时还要请村里刀法好的白族妇女,来切这羊生皮,而且要一面切一面趁热气吃。当然,吃羊生皮的蘸水料也是马虎不得的,否则将前功尽弃。那蘸水必须选上好的胡椒面,那花椒面呢,也是要本地红土巴上,土生土长出来的辣子面,绝不用任何机器加工出来的东西,追求的是纯天然产品。添加进去任何一种其它的佐料,都只能使羊生皮,失去原来所有的那种原汁原味。 ' d; l# j9 [; v: Y+ ~! E& l; Y

( o" ?+ }7 l7 _. t5 l0 B# v5 E, x  除了这种味道比较纯正外,还有吃这种羊生皮的氛围,也是令人惊慕的。全寨子的人,只要知道那家整吃羊生皮了,你就尽管去好了,这种时候是决不会拒绝任何人参与的。大家就轮流着吃,轮到你切了,你就得侍候大家吃;轮到我切了,我就待候大家吃。一轮轮,一伙伙,直到把那只羊生皮,吃得只剩一架骨头才罢手罢嘴。反正都是自家产的纯自然产品,又不出钱,吃完了主人可以从园子里,或者自家的厨房里取出来就行了。到了那种场合,你也就不用客气什么了,否则有时可能还会被主人误会。你在那里扭扭捏捏的话,主人还以为你看不起他们,或者嫌弃他家,或者以为哪儿惹你不高兴了。
5 A8 y/ ]2 \$ e& X
+ B$ L4 l& Z! [) ?9 v  这种吃文化,根本不是为了填饱肚子,简直就是在展示民间的纯朴民风。有机会您一定要到白族村寨里领略领略啊!相信一定会让你尽兴的。
3 R0 m. o: H0 k7 u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 00: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品:品鹤庆白族健体壮神的板栗猪肘汤
2 j; T' e9 g  m9 y: ~% A" @% Z6 T* L! V" g
  任何一种美食,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是深厚的文化积淀的结果,也是自然界恩赐予人类的珍贵礼品。鹤庆算不上什么板栗之乡,可在一些大深山沟里,也出产板栗,鹤庆松桂龙珠的降支香,就是出产板栗的美丽山沟。这里的板栗个大,虫不吃,味鲜,清香回甜。
3 Q/ w& l, p' S: Z/ j; q. ~8 W# C
  N6 c+ D) D5 Q, G  板栗生吃,或烤吃是传统的吃法。而具有创新精神的鹤庆人,却独创地将板栗和猪肘炖在一起,创造出了举世无双的——板栗猪肘汤。这板栗猪肘汤也是要细细地炖,这种炖的方法和炖肉、炖全鸡是一模一样的,只能用文火,慢慢地在封紧土瓦罐里精炖。
. L9 K6 H/ d/ }# t7 F# X' `0 ^6 e' W8 _
  事先,先选取一定数量的优质板栗,最好是降支香的板栗。然后将板栗一个一个地剥去外面的外壳和外壳里的内膜层,将一个个饱满的黄灿灿的板栗仁剥出来。再准备两节腊猪肘子,当然用鹤庆火腿上砍下来的肘子,那就会味道更好。如果家里还有诸如马厂归(产于鹤庆西山一带的秦归,非常出名,称为马厂归。),川芎,天麻,香菌,竹荪,松茸……之类的高档补品,适量加进一点,味道口感会更好。 $ I5 V8 T7 u" W

% h1 N2 W. l( d2 p0 A" u9 \: S  首先用瓦罐将腊猪肘,用冷水炖在粗糠堆里,盖子依然用一个碗,碗里放上水,周边用生麦面团封上。到猪肘炖得差不多时,才将盖子打开,放进那些补药和板栗,再照原来的样子封回去。
' J- t1 {6 M, q: F% V- c; r& I5 q( q: U
  这时像人们说的:“鼻子在做客了。”因为香气溢满了整个院子,真如《红楼梦》中贾宝玉说的香气袭人了。 " O0 j3 J& f' n
: ^# p8 Q& f; }$ B3 e
  那文火“咕咚,咕咚……”地慢慢熬着那汤。直熬得这些好东西分不清哪 是板栗、哪是猪肘,那是秦归……都亲密得像一家人了时候,这板栗猪肘汤也就算大功告成了。 ; A+ n% q3 o7 j1 M& p6 d# m- i6 o
7 \; ^4 w4 v) x
  这汤不还要根据各人的口味,或冲淡,或加浓,反正任何人对这种汤都是适合的。本地如果遇到生孩子的妇女缺奶时,都熬这样的汤,来给产妇喝,能摧奶。当然如果是病体刚愈,或者手术后,精神不佳,元气不足,便喝这板栗猪肘汤,包你用不了三天,便恢复精神和元气。
: A6 D% m0 t  ~' E
% b# ~* N  a) ^, W. z* d) w- e  来我们这里,喝了板栗猪肘汤,是姑娘,包你想嫁到我们这里来;是小伙,包你想来我们这里上门。 ' w6 m1 L( c$ p; d, q

7 o  g; l0 T% R( Q6 ]+ n  鹤庆民间美食,追求的是清淡宜人。当然要吃到这些,还需要有诚心,有耐心。令人非常痛心的是一些民间食品在不断地消亡着,还望有识之士,加以重视,开发利用。我们企盼这一天的到来,相信已经为时不远了。 8 [) s3 [! s7 U9 b5 |  L8 z

; Y8 f4 W7 j+ ]; P4 C8 |4 F  如今大家都深受“三高”食品(“三高”食品指:高脂、高胆固醇、高热卡)的危害,致使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在危害我们着的生命。所以,城市里便兴起了素食运动,下面就介绍一品鹤庆白族民间素食。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 00: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品:品鹤庆白族清心醒脑的鸡豌豆凉粉 & ?' F. z6 C5 |- o7 v: O: P& F
8 O3 s9 K# N6 u3 q) A5 p
  在过去,鹤庆老城每条仄逼的小街里,都少不了有几个简易的凉粉摊,只用几块板子,或者都一扇卸下来的木门板,搭就一个便摊,摆上一两盆黄澄澄、清爽爽、肥闪闪的鸡豌豆凉粉;四五个小瓶里,分别放着辣子面、麻子面、花椒面、胡椒面、盐巴面、大蒜泥……总体来看,都是简简单单的几样用具和食品,可吃起来,那才叫味道呢! & l, c! f* B3 V! Q. K: g8 c( Z

. _0 l5 S. k* M. F  用的醋,也是鹤庆醋厂用传统工艺手法酿造的漆醋,用的这此调味品也与工业毫无相干,都是鹤庆人在自家的菜园子里,只施农家肥,不打半点农药,不施半斤化肥种出来的,那味道,只有吃了才说得上来。 - ]1 m( i* f: }* e+ j+ a
! m9 s/ ~4 p' R% O4 y# |
  这鸡豌豆凉粉也是不同一般的。鸡豌豆报顾名思义,就是那豌豆的大小和鸡的眼睛大小差不多,有地方的人叫鸡眼豆,扁圆形的,属小春作物。只能种在沙地里土地比较贫瘠的荒坡上,是那种“种一葫芦,收一瓢”的绿色食品,亩产量每亩还不足100市斤呢。
( j/ \5 B, j; Y, I) l/ p' {# [
& ?4 O9 O8 G9 Z- U  做鸡豌豆凉粉的工序,也不是我们一般人想像的那么简单。要做鸡豌豆凉粉了,头天晚上,便用本地西龙潭里的天然矿泉水浸泡那鸡豌豆一夜,到第二天,鸡叫头遍的时候,便起来,用手推小石磨,“哼啦、哼啦……”慢吞吞地磨成鸡豌豆浆,用一口大铁锅,烧一大锅同样的西龙潭天然矿泉水。水沸腾起来,将那用手推磨细推出来的鸡豌豆浆,倒入大铁锅里一搅,不用加任何添加佐料,颜色便成了嫩嫩的绿黄色,那天然的嫩绿黄色,娇嫩得人都不敢去碰它。这样娇嫩的东西,就是不吃,看着也食欲大增啊。 1 i: e  W5 a7 i
. V- w+ Y: a6 k; l
  那简易的凉粉摊,因有了这种勾人食欲的娇滴滴的鸡豌豆凉粉,清冷的小街巷因此而热闹起来了。特别是炎热酷暑难耐的五、六月份,高原的紫外线晒得人头昏脑胀的时候,走在火辣辣的街道上,又饥又渴,最好的去处,就坐在这种简单的凉粉摊上,来碗鸡豌豆凉粉吧,既解谗,也解渴,还解饥,下火,清热,醒脑……做个神仙也不过如此吧。
6 N/ M3 E5 \( ?; K
/ |3 n6 g9 L: i# q* z# ?9 t% _  翻山越岭的山里白族老大妈,几个月或者几年来一次鹤庆县城,也就来品尝一两碗鸡豌豆凉粉了。她们还用白族特有的绣花手巾,包来一包大白米饭,拌跟鸡豌豆凉粉,白里透着嫩黄色。这美食,恐怕天下任何一位有口福的美食家未必品尝过。 % @2 e8 p# g  Z9 j

0 h9 y6 S/ D7 Z& ]$ }) c  来我们这里,不要忘了品尝民族饮食大餐,当一回赛神仙或者赛美食家哦!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