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梅子宴

4
回复
5442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17 09: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理梅子宴+ i4 w" y$ J/ t  c, o' C5 z
- U# O' h. A' Z; E/ w! s
新浪七彩云南大理频道0 p3 \, p' D6 _3 _" ^8 B
5 q3 J% M# B- _/ m: A
9 k. y: U; ?" S
  大理梅子井,这是一个家庭庭院式的小饭馆。因为院子里有口古井,井边有株梅子树而得名。据说,在玉簪搔头、紫薇浸月、莺飞草长的季节里,熟透了的梅子纷纷坠入井中。长此以往,井水便浸透了梅子的清香。用梅子井的井水酿成的梅子酒,自然是好味道。6 ]& L* F) N, e3 [: S: g

: t" A( U6 K3 x& v1 C) Z" H' F: w# C- S1 j* ~) w, `/ b- U

. ?6 |3 [% w+ m2 G* z3 z( i大理青梅
. I: G5 I& n7 n
' c# I4 t  s+ D0 h/ k) F& [9 ?& x4 I3 f7 J+ N  n( w. q
  傍晚,从正堂到厢房都已经摆满了桌子坐满了人。店家拿出竹桌竹椅顺势摆在了院子里,梅子井的旁边。天色渐晚,院子里没有灯,店家拿来了蜡烛点上。于是,那厢高朋满座推杯换盏,这边却影影绰绰清清静静。青梅酒、梅子鱼、山蕨菜、烤乳扇……和一个刚认识的朋友,坐在梅子井旁边,把酒言欢。
8 J* l2 q! G8 _& c3 A; {      还没喝酒,人就已经醉了。在一个小巷里面,如此隐蔽的地方却宾客云集,可想而知唯一的解释就是饭菜的美味和品牌实力了。沙锅鱼是招牌菜,30RMB,三条鲫鱼和各种珍贵配料,只是上菜要慢一些,汤味道鲜美,菜量实惠,绝对值得一等。先点其他几个菜边吃边等,木瓜炒鸡同样是推荐菜,当地的特色青菜要一份,最最要向大家推荐的是鸡纵油拌面,鸡纵是蘑菇中的上品,这道菜可以做为主食也可以作为一道菜。
& F% g0 F  q* b& u6 W1 Q$ O
 楼主| 发表于 2013-2-17 09: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寻不见三道茶
2 Q0 {8 _2 p$ [9 t8 D7 B4 b+ f' R, }) h. ]  j. ]  z$ h- H8 F$ L
3 o4 }9 M% u. u- R9 `4 C

, G% B- q  n' [5 Y' y三道茶0 n( ]) g" `; x
: D2 L: {1 m+ I" S2 [) }
" P% d- u0 j% ~: i6 Y2 ~: k2 J! e
  进大理古城正城门,青石板铺就的南北向步行直街游人如织,街道两边全是铺子,大理石制品、札染服装、古董,早就听说大理的三道茶是名闻天下的,但却不见一面茶旗,倒是街道两边多了些酒吧、咖啡店、匹萨饼屋,我们去找了几所曾经有名的私家花园,里面也是已然的“洋阔”起来,不见了正宗的三道茶。
( i. N' o& ^6 Q) A5 `# H6 c4 u9 I$ D6 q: _* g; Y, ^/ M7 r
  三道茶近似日本的茶道,有繁缛的敬茶礼节,在每一道茶中还分别加入了核桃片、蜂蜜、几粒花椒、松籽、点点乳扇等,是白族人家普通的敬客茶。在唐、宋时代的南诏国和大理国宫廷时兴盛。品三道茶要在茶花开的时候,天正冻人,能喜降一夜瑞雪简直妙极了,寻着热烈山茶花儿,酽酽热茶下肚,“头苦二甜三回味”。如今南诏国宫城遗址仅残存瓦砾三石碑而已,古城还保留了大理国一些原貌。可三道茶在古城却没留下多少,有影儿的也就外来人吃,几番打听,终于寻到了北城门上,然而味道却不似多年以前。# Z: I" N' S3 p- z5 x" m$ c6 b& b
 楼主| 发表于 2013-2-17 09: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巧夺天工的雕梅6 U; x1 a! Z+ R# p& m

: f. w1 w7 @: ^% a( Q
0 @+ h3 Q+ h; g1 P: }3 p  E0 s5 V' Q, k+ k; A4 q
雕梅扣肉
% u( D  U" Z, d3 |) q" P2 K& b2 j' N6 K4 Z6 P* x% j
  随人流信步过五华楼门洞,到最热闹地段拐进一条流着苍山溪水的路上,那里有农贸市场,再转进深巷就是扬名四海的梅子井酒家。1994年,当地一位大理石收藏家要请吃正宗白族风味就把我带到这里,三方一照壁的二进院,院里一株古梅,梅树下一口泉水甘冽的古井,自酿的梅子酒,用梅子做的佳肴,十二分和气与厚道的主人,这些诱惑使我们日后连续几天每晚必来吃,只是老记不住店名,离开大理写散记时,按当时的兴致就叫它梅子井酒家。始料不及的是,文章在香港大公报发表后,梅子井酒家一名先海外而海内地蜚声开去,店主只好依了名儿,重新注册店名。5 [  @8 K  H  L. S8 ^9 ~4 Z; \
% f* s. Z/ a! \  R2 u
  次到大理来,又寻至这里,梅子井的生意依然很旺,一格房间一桌,桌桌人满,人语声南腔北调。天井花台旁的一桌老外,顶着烈日,吃头正酣。我们如果没有提前一天来电话订位也没有我们的桌子。4 M& c$ J! l5 f9 j

0 r2 A1 o  K1 O5 Y  午后陆续有客来梅子井喝茶聊天,前脚卸下残席,后脚就迎客摆上梅子茶和小吃,这中间就有人来交押金订晚餐。梅子井酒家因梅子驰名,乌梅鱼、雕梅扣肉、黑梅萝卜……。说起这雕梅,那可是大理一道响当当的美食,它的制作原料是盐梅,把盐梅晾干后用刻刀在梅肉上雕刻出连续的花纹,从空隙处挤出梅核,中空如缕。雕梅食味清香、脆甜,酸中带甜,沁人肺腑,当地白族姑娘大都从小就学制作雕梅,在她们出嫁之前,呈献给婆家的见面礼,就有一盘精心雕制的雕梅。梅子井酒家的梅子宴常常使回到远方的客人恋恋不忘。" Q3 ~0 Y0 i' ~
 楼主| 发表于 2013-2-17 09: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梅子酒:南诏国的XO* r* i+ B; ?0 l' _

7 [4 N  X# }3 C
' \) H% S9 b7 L% j  f. R$ j; Z4 w9 ~( ^9 r7 O
梅子酒
4 G# S/ @+ o: B9 U, ~4 d5 ]
1 ]2 V/ G' j& ]9 R# c  大理古城遍街梅子酒,而梅子井酒家的梅子酒是“三年才出窖”。三年存酒已是琥珀色,口感又爽,它是梅子井酒家酿出的灵魂。梅子井酒家在洱海对面有一片山的梅园,种杏梅、李梅、苦梅、黄金梅,它们分别被用来酿酒、煮梅、腌梅,采梅的时间、用什么梅做哪道菜、哪道茶都十分讲究。尤其是酿酒用的水是独一无二的,就是院里的古井,主人叫它梅盖井。因为井旁的梅子树已是上百年,根系已经伸下井底盘根错节,井上又是梅子树荫着,这眼水,上下被梅子树搂抱,微苦回甜,四季甘冽。所以梅子井酿出的梅子酒被称为“南诏国XO”。于是席间客人酒量皆过,主人会适时上来劝阻道:“我家这酒滑口,多了醉。”客人贪杯反诘道:“没见过你这种老板娘!”
( ]) Q% {) M+ a. T" t
/ l5 K- ]; f! e! @7 A! C! y  梅子井酒家不是四合五天井那样规模的白族大宅院,是最普通的三方一照壁的白族寻常人家的院落,门前农贸市场,门脸也没什么特别处,它的前院被挤成甬道,就这样,小照壁前照样紫竹挺秀,甬道两侧盆景高低错落,枝叶拂人,客人鱼贯来到那棵老梅子树荫下的古井旁,拍照的拍照,汲水洗手的洗手,多是闻此口洌泉常年盈盈的古井、井上一株古梅而来的,怎不如此一乐?跨二门入后院,果木茂盛,花红叶绿,香气氤氲,寻到金桂、缅桂花树下,吸几口花香才入席,其实,树影花气早已在室中待人。这一季节,百合花、荷花、仙人掌花等等做成的鲜花宴是这里桌上的自然秀食。: e1 g$ f  f3 I& I
2 X8 ~. x6 l; G  E) P( A
  这后院自然、有趣之处还在于居住着四世同堂、伯仲叔季的杨姓两家人,南厢房叔伯住,门前一块“游人止步”的禁示牌,正房和北厢房属季仲。梅子井酒家的老板本姓杨,是洱海对岸出色的渔家女,嫁来古城,做后院里杨家的第五代媳妇。杨家上几代都做生意,到她男人,当国家干部,于是她开馆子只有老公公站酒柜,两个十多岁的女儿相帮。
6 Y2 j0 n* Z- ?' c
 楼主| 发表于 2013-2-17 09: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窗外望院内,大照壁花台上,桔树、万年青、杜鹃、山茶、玉兰,叶绿的绿,花开的开。
  _# [3 f9 o- J8 v. {
8 E# L" x( C8 R  皇帝老公三道菜
9 u7 K3 h3 V- N( ?7 d5 n0 U0 a3 i: ^2 E& J6 }

. Q  T1 C3 j6 ?5 ]* {6 y0 i+ _% r: w! ~' c! K! B% L
梅子井家特色菜肴
  C7 m8 ?2 p% \- p" @
0 M! P$ x, L/ W' h0 E9 s' q% s1 H7 i  大理白族的食物主要以酸辣为主,他们还善于脆制火腿、香肠、弓鱼、猪肝炸、油鸡嫩等品种众多的食品。在这个梅子井酒家还能制作出在民间失传的大理“皇帝老公三道菜”:生肉、冻鱼、腌螺丝,尤其是腌螺丝,已经发展成梅子井自己独特的上品菜,回头客一进来就问有没有这道菜?腌螺丝不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能吃得上的,从洱海网捞上来的螺丝许多斤才挑得出一盘的数量,还要有几十道的加工程序,许多同行暗下工夫研究也没有做出梅子井的腌螺丝。白族人家的照壁上常书“紫气东来”四字,此四字也是从皇宫贵府飞来百姓家的,梅子井酒家的八宝饭也用了这名,八宝饭是用紫米、桂圆、花生、大枣、熟地、百合、柿饼、巍山蜜饯、大理香椽做成的甜食,是上桌的头菜,随着“紫气东来”的报菜名声,客主润耳,往深里还透出古都的文化。由于它甜而不腻,一桌子菜它是最早被瓜分。
$ l7 @5 @7 y- A1 G
! Q+ i8 x# ]7 ~5 x. ?# h1 ~5 i( r5 B% k7 x6 E" O$ i& E* o

3 V" }4 F+ q+ T9 H( @6 k8 E+ @0 G  洱海上的渔家谁人不做鲜砂窝鱼头,无污染的洱海鱼,即大黄壳鲤鱼,再加上乌鸡汤,热气腾腾地砂窝端上桌,这席也就“热”开了。占着洱海的鲜味和苍山上的的山珍,大理的美食多是取自天然。古城的风花啊,正是合了这自然的食尚。(文/落隐探花)' o% d- ~. T( r8 \5 _2 s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