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主崇拜是白族独有的一种宗教信仰。本主又叫本主神,白语称“武增”,又称“老谷”(男性始祖)、“老太”(女性始祖),各地还有“武增尼”、“增尼”、“东波”等。这些称呼有祖先和主人的含义,但并不是单纯的祖先崇拜。一般认为,本主崇拜源于原始社会社神的崇拜和农耕祭祀。它在南诏时期即已形成,并且是南诏、大理国时期白族的一种重要的宗教信仰。以后又历经数百年的发展,本主数量不断增加,文化内容越发丰富,才形成如今的本主崇拜格局。
: o7 {8 X( k: [) W- m' h" T 白族人意识中认定的本主的社会功能是:本主就是村社保护神,是掌管本地区、本村寨居民的生死祸福之神。认为本主能保国护民,保佑人们平安吉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白族村寨几乎都建有本主庙。庙内供奉泥塑或木雕的本主神像。据1990年统计,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共有本主庙986座。: {5 U/ g' v, ]$ Y4 V+ h
本主崇拜是一种多神崇拜,各地或各个村寨本主庙内都塑有自己的本主神。也有的几个村寨甚至几十个村寨共同信奉一个本主。本主管的对象也不同,有管“阴间”和人间大小事务的,有管“阴间”兵的,有管人间疾病的,有管牲畜的,等等。为数众多的本主神大体可分如下几种类型:
3 H- {. |. i- P5 s- ~* H 自然本主 如石头、树疙瘩、水牛、猴子、白骆驼等;6 L" n7 @$ _/ ]# P1 {! @& B* w
神灵本主 如山神、谷神、猎神、龙王、太阳神等;
]6 d3 V, R! ] 英雄本主 杜朝选、段赤诚、白洁夫人等;
- G) i5 L- {/ \2 n: K# l' I 民间人物本主 如大理南门本主;$ I. \) y M/ }, M4 _: e
帝王将相及祖先本主 南诏、大理国王及高级将领细奴逻、阁罗凤等;
; k1 F. j9 B, N2 Y0 J 外族人本主 如郑回、杜光庭;
$ T/ i! a! w; i! w+ J6 O# p! j, w6 `% z 佛教与道教神祇本主 如观音老祖、关羽、李靖等。
@- |% ~# F9 |( ` 每个本主神,都有典雅的封号,都有口传或成文的传说故事。
! ]& Y9 ^3 P2 j/ D4 f 白族的本主崇拜有两个基本特点: C b- X6 n8 p) r* B1 ]
一是以本主为中心的多神崇拜。任何本主庙以本主为主要崇拜对象,其他配神为次要崇拜对象,各种配神有其独有的宗教功能。如子孙娘娘送子嗣,财神管发财致富,龙王司雨等。他们的神力是对本主神力的有效补充,两者神力相结合,起到了保佑白族人民物质生产生活正常进行与精神需求的作用。体现了白族对崇拜对象世俗需求的功利目的。
* ?5 d0 ^! L D5 D! J# Q7 ? 二是本主崇拜中主要崇拜对象是祖先和对人民做过好事,促进了本民族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人物,或是其道德情操受到人们敬仰的人物。
& Y% Z7 m' }1 V1 B 本主崇拜具备人为宗教的基本特征和一般宗教组织的雏形。其表现为:1.本民族对本主的崇拜几乎是全民性的,不信者少。2.每个本主都有其固定的庙宇和供奉的神像。本主庙高大辉煌,自成院落,是村中的宏伟建筑。3.本主庙有专人或专门组织管理,领导组织公共祭祀活动。4.除个人日常祭祀外,每年有两次按一套固定仪式祭祀本主的庙会。一次是春节期间迎送本主,另一次是庆祝本主诞辰或忌日。5.有祭祀礼仪和《本主经》,还有一套清规戒律和道德规范。要求人们忠于国家、孝敬父母长辈、尊老爱幼、勤俭劳动、不做坏事等。( g# `# [0 a0 p5 f- p
朝奉和迎送本主时,全村男女老幼皆身穿节日盛装,杀猪宰鸡,舞龙耍狮,烧香焚纸,燃放鞭炮,尽情献祭,以求本主祛鬼驱邪,消灾解难,保佑国泰民安。
7 a/ R* s; ?+ V# X, I 本主崇拜与白族社会的政治、历史、哲学、生产生活、文化艺术、风俗习惯等交织在一起,深深扎根于白族人民的思想意识中,形成独具一格、丰富多彩的本主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