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理天龙寺游记对大理,我一直有种特殊的感觉。想必这是小时候看多了金庸的武侠小说。‘大理段氏’这四个字,在我的心里,是权利,财富,地位,绝世武功(六脉神剑)以及文化渊源的综合体。 特别是《天龙八部》中,陈浩民把段誉这一角色演绎得活龙活现,幽默风趣又不失王子的尊贵,十足让人喜欢。 所以当我身在大理的时候,我甚至有这么一秒希望看到这里的富丽堂皇。$ Z; j) y; L! h. H1 x 
  - u" |  z4 n9 V可惜,大理是大理,与金庸笔下的大理不同。 就好比离我家乡不远的桃花岛,在金庸笔下那是黄药师的家,好不气派,真的到了桃花岛,才发现没有任何可取之处。 低廉得要用周迅用过的电影道具充当‘文物’。 6 Q+ E, O  C* b% p% R8 V' U' z
 从宝成府出来,我们依旧坐孟师傅的车,前往天龙寺。一路上,尽管疲倦不堪,但我依旧注意着两旁的风景。大理以“家家流水声,户户养花忙”著称,果然名不虚传。苍山清冽的泉水缓缓流进古城,穿街绕巷,经过一家家门前。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大小不等的花园养花种树,名贵的大理山茶花、杜鹃花,各种红花绿叶伸出墙外,连成数条花巷,弥漫全城。
 & L# K+ s) \6 }8 v8 r
  + |: D- _, l  W" r 旅行中,总有很多事。有些值得记录,有些只需一笔带过。 原本孟叔是打算带我们去‘天龙寺’上面的一个洞,类似‘琅嬛浮洞’之类的吧,里面好像有什么石头之类的,但我和朋友都觉得,没必要掏这个钱去看人为的景观,来到云南,走一走民间才是真的。 所以我们没有上去。
 * `+ t. m5 t9 C* A" U天龙寺是南宋时大理国的皇家寺院,大理崇尚佛学,许多皇帝退位后都在天龙寺出家为僧。《天龙八部》中天龙寺在大理是一个支柱性的作用,简直就是段氏政权得以稳定的保障者,延庆太子被人追杀,第一个就想到来找天龙寺的枯荣大师主持公道,可见一斑。六脉神剑也可说就是天龙寺的本门武功吧。
 ( @6 X$ t# p4 F8 `9 G" g
   ; P2 z! c; V/ {9 e5 g9 v天龙寺在清代盛极一时,这裏离喀喇沁王陵不远,只有十几裏,喀喇沁王爷谒陵祭祖扫墓时,都要路过天龙寺,并到庙裏休息小憩、吃点心、打茶尖;清代的王公大臣也都经常光顾天龙寺,因此当时寺院名气很大,声名远播海内外。
 ; I7 [- {" m' V- M到了清光绪年间,天龙寺的龙脉得人间香火,受日月精华已久,总嫌天龙寺寺小沟浅,就老想到外边的世界去腾飞逍遥,不时偷偷地出来,搅得寺院和附近人心惶惶,鸡犬不宁。一天,天空响晴响晴的,突然西北方飘来一小块乌云,这块乌云到寺庙上空就不走了,轰轰的闷雷响个不停,眨眼间乌云四散,天阴地黑忽忽的。忽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一道刺眼的闪光之後,接著就是惊天动地的一声巨响,古树被劈成两半,这条雄龙被从天而降的观世音菩萨降伏在天龙寺大雄宝殿之下,并受佛法持戒,永久地修成正果了。
 ; @: b9 [- {4 `% a
  ; S, E6 w  }7 F) b: s寺院从此恢复了往日的平静,被雷劈成两半的古树也分成两个叉,远看就象那条雄龙的两只龙角,人们从此就把这棵古树称做“龙角树”。以後,凡到天龙寺烧香拜佛的人,每每都到这棵古树下烧上“三柱香”,磕上几个头,以祈求苍天保佑,赐福於虔诚的人们。如今,这棵茂盛的古树,每到春天,满树银花,异香扑鼻,两只高高的龙角格外引人注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