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手口一致点数 
目的:培养孩子手眼协调能力、手口一致的能力。 
前提:会口头数数。 
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教孩子数数,如:“数数看你的衣服上有几个钮扣”;“数数看这儿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要求孩子边数边用手指点物品。孩子开始点数时常会嘴里数过去了,手还没来得及点,常发生数的顺序数错了或数漏了没数。大人应耐心地教,直到孩子能熟悉地口手一致点数。 
 
2.按功用分类 
 
目的:学习按物品的功用分类。 
前提:知道一些物品的功用。 
方法:大人教育孩子认识实物和图片时不仅让孩子学习名称、功用,还要学习分类。可经常给孩子提“这是什么东西?它是干什么用的?等问题。让孩子开始将物品按吃的、用的、玩的、穿的等功用来分类。大人先将孩子已认识的多种实物或图片装在一个筐或盒子里,让孩子将它们按吃的、用的、玩的、穿的等功用分放在5个盒子里。大人再逐个检查有无放错。 
 
3.谁快谁慢 
 
目的:比较理解快慢的词义。 
前提:有相应生活常识。 
方法:先让孩子了解什么是快,什么是慢,大人与孩子进行跑步比赛,大人快跑,孩子跑得慢。在明白快慢的基础上,注意在语言中使用快慢的词汇来描述动作。请孩子观察比较常见的动物哪些走得快、跑得快、飞得快,哪些馒。如乌龟爬得慢,小白兔跑得快,汽车走得快,飞机飞得快,小鸟飞得慢,小鸡走得慢等等让孩子真正掌握快馒的意义(图7一1)。 
  
 
4.学观察 
 
目的:学习根据事物特征形成概念,培养系统观察事物的能力。 
前提:感知觉有一定发展。 
方法:大人给孩子一个苹果,先让孩子看、摸、闻,最后尝一尝。大人要用语言去指导孩子观察,提出观察要求,通过提问使孩子有目的、有计划、有兴趣进行观察比较。如问: 
(1)手里的苹果什么颜色? 
(2)苹果还有其它颜色吗? 
(3)苹果是什么形状的? 
(4)上边有一个什么? 
(5)下边有一个什么? 
(6)看一看皮表面有什么(光洁)? 
(7)摸一摸皮有什么感觉(光滑)? 
(8)闻一闻有什么味(苹果香)? 
(9)尝一尝有什么味(酸甜)? 
(10)苹果的肉是什么颜色的? 
最后让孩子自己说出苹果的颜色、形状。肉色、味。3岁的孩子应对常见的水果、蔬菜、日用品、交通工买、动物、花草、树木等能正确叫出它们的名称,认识其形状、颜色等特征。家长也可采取上述方法指导孩子对其它物体进行有序观察。 
<strong> 1 2 后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