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z' U! Y# F( v k1 \) R! _) _$ a7 W
祥云县易地扶贫搬迁点建设热火朝天。通讯员 赵建军 摄
* [3 D8 q4 J2 w! f. t( N( k. S仲秋时节,大理白族自治州又进入色彩斑斓、果实累累的收获季。
- _, s `7 M. {- p% S- ^* g踏上这片收获的土地,稻香、烟黄、橘红、核桃下树……弥漫山乡的喜悦中,一处处凝心聚力、苦干实干、甩掉贫困帽的脱贫攻坚场景令人感奋与欣喜——
0 F5 F7 s, v6 @5 [+ V8 f+ J秋雨中,洱源县牛街乡大松坪村的贫困户杨子军又走到了自家的苹果地里。今年一开春,拿着政府补助的8000元,他在荒地上种下了10亩苹果。“省里来的专家说,过几年,这些苹果每年的收入可达20000元。”看见产业扶贫希望的杨子军言语中透出喜悦。" h; Y$ I( t5 t/ f
夕阳西下,祥云县下庄镇大仓村委会的东村易地扶贫搬迁点,上瓦、粉墙、装门窗、打院墙……忙着为新房收尾的人们干劲冲天。村长朱永廷指着新房说:“这一片有21户,主体工程全部完工,打算11月初21户一齐搬新房。全村户户有房有业,日子差不了。”2 ~, e, U+ g/ M
这一幕幕散布山乡的脱贫攻坚场景,折射出大理州党委、政府不忘初心,以党的宗旨为己任,想方设法让贫困群众过上好日子的担当;展现出干部群众勇毅笃行、驱散贫困阴影的精气神;更让全州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大理答卷”真切生动而又充满希望。- M/ w& Y) |- T) n) q5 c
全面小康困户
/ ?2 L/ @8 C2 {& N# n. g1 U3 I“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大理是诗意而美丽的,然而全州12个县市中有11个是贫困县,贫困面大是美丽大理的另一面,也是“短板中的短板”。多年来,脱贫攻坚一直是大理发展的重中之重,但到2015年,全州仍然有33个乡镇、300个村、25.41万人处于贫困状态,贫困发生率达9.2%,且这些要“摘帽”的乡村,主要分布在山区、民族地区,大都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滞后、生产生活条件差、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是最难啃也必须啃下来的脱贫“硬骨头”。
: F3 d2 \) F! E2 [" e大理不仅要诗意、美丽,更要富强。“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这是‘硬要求’;消除贫穷、小康路上绝不能落下贫困户,是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大理州委书记杨宁的话重重地撞击着各级党员干部的心灵。
$ J% S& S# c: M- i K担当使命与责任,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大理必须开足马力,开启“精准脱贫”的新征程。
; I. Z9 {1 ] x2015年7月,大理州召开脱贫攻坚动员大会,明确提出把脱贫攻坚作为全州工作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攻坚战,全州上下要拿出只争朝夕的拼劲,苦干、实干抓落实……”州委、州政府发出了加快脱贫攻坚进程的动员令,吹响了向贫困宣战的冲锋号。9 e$ h, D5 X" Z9 w7 X
锁定“4个贫困县脱贫摘帽、16个贫困乡镇、134个贫困村退出,9.01万贫困人口脱贫”的年度目标,对接中央、省的有关政策规定,大理州制定出台了“2+X”的政策文件及配套政策,形成了适合大理特点的精准脱贫工作方案。随即“精准识别对象,保证最贫困的群众得到帮扶;层层压实责任,全面实行‘挂图作战’;创新产业扶贫模式,让贫困农户的造血机能强起来……”一系列部署在贫困山乡全面实践。. {8 C5 B! x! ^7 p2 H, A. i
使命在召唤,攻坚不畏难。# h( w; Z+ T6 \
把压力变成投身脱贫攻坚战的行动,州委、州政府领导带头担当使命,一次次走进落后、贫困的乡村,察实情,挂钩最困难的村子和农户,为全州的脱贫攻坚想办法,切实履行“一线总指挥”的责任。* N" y) \5 L5 `, p; ]' [3 h7 t: N- Q% M
严格实行“州负总责、县为主体、乡镇实施、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层层立下军令状,保证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不落空。
" n- R: \7 P/ i; M2 y& U# H全面实行“挂图作战”。在标注着黄、绿、紫箭头和一面面小红旗的“大理州脱贫攻坚作战图”前,州扶贫办副主任杨崇元介绍:“从州到县再到乡村和农户,各个层级都有‘作战图’,图表上扶贫对象分布、脱贫目标、保障措施、工作流程、完成情况、最新进展等都一目了然,让各级帮扶干部时刻感到压力在肩,使命在前,做到心里有底,手中有活,一步一个脚印攻坚拔寨。”
* |3 F- J, D: K& k& Y“脱贫任务艰巨,干部必须干在实处,有所作为”。强抽人、抽强人,下派4083名驻村帮扶干部,组成“阵容强大”的592支驻村帮扶工作队一竿子插到底,实现对贫困人口的全覆盖。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白天走村串户,摸清贫困户情况,晚上帮贫困户分析致贫原因,思考致富路子,将帮扶的举措落到实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