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8 D( I2 j. V/ m3 b$ q
大理州委、州政府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抓住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主线,超前谋划,锐意进取,共同建设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苍洱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年9月13日,国家民委正式命名大理白族自治州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州”。
% a% w6 u5 h' U- {0 y! @4 d4 k$ v; G我们都是一家人2 k# Q! {+ D8 C9 w& v
“南诏故地一甲子,民族团结六十春。”9日,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迎来60周年大庆。这个古老的城市曾经3次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所属的永建镇也被国家民委列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之星。县委书记常于忠说:“巍山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抢抓机遇,艰苦创业。开创了民族团结、经济繁荣、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2 o5 h t1 M' j+ o/ }2 Z
走进永建镇的几个村落,村内环境干净整洁,村民之间和谐相处。不论你走进哪一家,人们都会热情地欢迎你。来到东莲花村,马柏康老人热情拉着记者参观他刚刚建好的新居,一楼开起餐厅,生意兴隆。“建房期间,彝、白、汉、苗族都来帮忙,各民族不分彼此,亲如一家。”马柏康乐呵呵地说。$ W/ l5 a7 q& p4 o7 u; q; e
“我们获得省级‘和谐寺观教堂’的荣誉。”下西莲花村村民小组长马银说,村中78户290人,家家装起广播,重点宣传民族宗教政策,村中各民族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 Q/ L$ M' w' q$ t' K) m- \“多年前,村中特困户杨丘艳的丈夫去世了,回族兄弟发动捐款,凑了3000多元帮助料理后事。”马银说,此事在村中影响较大,各民族兄弟姐妹更加团结友爱。现在,村中成立了“互助社”、合作社,有困难就找“互助社”贷款,大家团结互助,共同谋发展、想出路。发展以核桃、中药材为主的农副产品,走出了“一户一产业”的发展之路,家家都有小汽车,户户都有致富路。5 O' Q0 ]3 R+ B/ J0 ~% H& O
“结合实际、突出特色、打造样板、示范全县。”巍山县政协主席马克伟说,巍山以永建镇为核心,推进示范户、示范村、示范单位、样板村“四大示范”;抓先进基层党组织、团结文明生态村、和谐寺观教堂、民族文化特色旅游小镇、社会管理创新模范镇“五大创建”;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整村推进、特色产业培育“六大工程”;实现经济发展好、村容村貌好、基层组织好、民族团结好、社会和谐好、乡风民俗好、遵纪守法好“七个好”。
+ c, c6 e2 n% P9 w( z“数十年沧桑巨变,各民族风雨同舟。”马克伟说,“巍山在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顺、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上走在全省全国自治县前列。”
% `; T: C, D" H! ~ V, q6 V/ ?“民族团结开出了新花。”县长王利伟说,数字就是最好的回答,去年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城乡居民存款余额分别是1956年的583倍、379倍、4497倍。今后,将以“生态优县、农业稳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文化立县、和谐安县”的思路,继往开来,努力把巍山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全国民族自治县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