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2 K: Z* y0 s* j+ z% O5 g# G 在云南大理不远处,有那么一个山顶上的小村庄,藏于群山峻林中,即使是在四通八达的现代化的今天,那儿至今仍未通车;它才能将最原始的彝族生活完整的保存和传承下来。6 Q b( ~6 j f- z W
) w: A# p7 A) x8 N3 R% s 它就是啄木郎村,一个奇特又吸引人的村庄。身处海拔1725米的山林间,不仅被云雾环绕,还有古老的南诏文化加持。- _! |. }2 O4 {8 w/ S
7 I" L8 R* ]" x1 g8 m0 W1 T
巍山东山琢木郞村不少老人说,他们的祖辈是从城里搬来的,琢木郞村的彝族对传统文化习俗保留得较为完整。原来这里的女人身着盛装,听说这是南诏宫廷服饰遗风,所以当地彝族村又被称为南诏最后的部落。 q! g2 Y. f9 h( B
3 U$ Q7 Y3 z2 V
据说啄木郎的每个姑娘结婚前都得备上20多套衣裳、30多条围裙、几十双绣花鞋,这可是一个庞大工程。$ r9 V) [! E; i7 |; F" I a
' e5 K0 Q! j8 T: X7 a& F
啄木郎土掌房的墙面更多与云南白族民居壁画类同,但大部分土掌房的转角画有砖块图案。1 f# l* m4 r' x# Q F% F
6 C8 d/ ` _4 b3 O 一个神秘又动人的村庄处于海拔 1725 米的山林间,不仅被云雾环绕还有古老的南诏文化加持。( `; T( e% K' s p( h O
9 m) ~! I$ g% t& D% L# N 因为常年不通车,所以知道它的人寥寥无几,但正是这样,它才得以保存下南诏时期最传统的彝族风貌。
9 O6 @& { ^3 k' K3 }! Y
3 P3 `, ~( I" {; | 南诏古村啄木郎,是云南巍山众多彝族村落中最具代表性的。这里的传统农耕文明仍然积淀深厚。古村落,古巷,古道都较完整的保留了传统自然风貌。
2 ^$ p, |8 T0 R1 r y4 }3 K' v' n
" J) ~$ A7 d/ g' {9 T
农村空巢老人是我国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的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急剧扩大的群体。' g. @+ _( C# v
& n/ C* u' k% K8 {) h! f 农民进城务工,子女和老人在迁移时间上的不同步,以及相当一部分老人对原居住地的留恋,养老载体和对象在时空上发生了巨大变化,跨省流动越来越多离家时间越来越长,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村老人独守空巢。$ y, ]% \$ R. C: x& d
, t" h* Z" |$ ^- y 在海拔1200米上的巍山古老山寨上,每天都过着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生活。巍山上的彝族老人们,由于子女们都外出打工,变成了家庭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们还需要承担洗衣做饭、带孙儿 喂养牲口、下地劳作等沉重劳动。/ L5 K9 J) t8 i
4 i& q& @/ e+ ^0 J' G9 B 虽然每天周而复始的过着简单而繁重艰苦的劳作,但是老人们还是保留着天性的乐观精神,依然保持着一份平和、乐观、豁达的心境。; |: E& A9 m* [
+ x$ f! {9 Q6 y9 ]1 y 由于子女不在身边,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诸如提个水,有些体弱多病的留守老人而言都比较困难。尤其是老人生重病,需要子女陪同上医院治疗时,子女不在身边,更显得孤独无助。
6 _+ i# r8 F1 c) g
. K6 Y8 t8 g" A4 v 一部车装了很多人,山路不好走。, |# u; X7 l/ a: ?0 J+ M/ ^$ {
. t& z! q7 j$ @( g$ M9 k' M 老人的生活很重要,而其存在的问题也很突出。如何在生活上对老人进行照顾,是值得当地政府进行思考并提出可行解决方案的。而这就要充分考虑老人的生活特点,结合社会、家庭和个人共同的力量,给老人创建美好的生活。 |